债市波动放大,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债券基金如何做好策略调整?

小微 2025月03月17日 阅读数 68629

> > 正文

债市波动放大,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债券基金如何做好策略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市波动放大,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债券基金如何做好策略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7 15:38:49

债市波动放大,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债券基金如何做好策略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周(3.10-3.16)债市继续调整,国债期货价格下跌,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累计上行。

债市波动放大,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债券基金如何做好策略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固收+”策略受关注,二级债基平均周收益率最高,其中工银平衡回报6个月A单周收益率达3.67%。诺安基金分析认为,中短端调整已到位,负债端稳定的账户可逐步增加仓位。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赵云    

上周,又是权益市场出彩的一周,一定程度上也令债市有所走弱。

不仅盘面波动放大,而且国债期货价格下跌明显。对于投资债市的投资人而言,未来如何观察债市走势,债券基金的配置策略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值得关注。有分析指出,目前市场适合贯彻“固收+”策略,而纯债基金的机会或仍需等待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预期变化再做跟进。

债市继续承压,国债期货价格下跌

上周(3.10-3.16)又是债市调整的一周,虽然后半周有所缓和,但总体来看,国债期货价格下跌依然明显。Wind统计显示,上周30年国债期货价格下跌1.33%,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下跌0.13%。

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后续发展较为乐观,因此前已有关于年内择机降息降准的官方表态;但就短期市场资金面情况来看,至少预期还未对接下来的债市走势起作用,资金仍没有提前埋伏的迹象。

据华安证券研报统计,上周大行资金融出回升带动杠杆率上行,但从银行系整体来看,资金整体融出反而有所下行。此外,央行的表态与操作仍是近期债市资金面的关键。考虑到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整体净回笼,且市场关于降准降息的讨论增多,在资金面转松带动中短端下行之前,债市或需先待政策面出牌释放信号。

因此,对于债券市场本身来看,全周来看,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累计上行3.2bps和6.5bps至1.83%和2.04%。而信用债利率则普遍下行,特别是短信用债。1年AAA中票和AAA-二永债分别累计下行4.5bps和6.0bps,均达到2.04%。1年AAA存单利率累计下行7.0bps至1.96%。

在业内看来,经过2个月的紧平衡,尽管现在银行间资金利率回到了1.8%附近水平,但市场对于短期资金波动的担忧不减。叠加短期降准降息预期落空,收益率快速调整,引发市场对于赎回负反馈的担忧。

“固收+”策略受关注

在低利率环境下,纯债部分静态收益吸引力下降,多资产策略与“固收+”受到更广泛关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尽管市场对科技板块估值高企有所担忧,但从全年维度看,科技板块有望成为核心主线。对于短期行情看法保守或对于短期行情看法保守或对回撤控制严格的投资者来说,兼顾科技股或相关转债资产配置的债券型基金成为业内关注的热门方向。

从上周的各类型基金表现来看,Wind统计显示,二级债基的平均周收益率达到0.12%,是所有类型债基中平均收益率最高的一类。其中,工银平衡回报6个月A单周录得3.67%的收益率,也是所有债券型基金中单周业绩最好的一只。

事实上,年初至今这类“固收+”基金的表现一直不错,尤其是在权益市场带动之下,许多二级债基净值不断刷新年内新高。反而是一些纯债基金的表现出现反复,当然这也与目前债市的疲弱有关。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短期收益率调整较多,目前1YAAA曲线回到了去年10月底的位置,5年国债、5年AAA曲线回到了去年11月底的水平。央行紧平衡的意图并非抬高收益率中枢,而是对降息抢跑进行纠偏。

其进一步表示,从调整幅度看,至少中短端调整已经到位。虽不排除收益率短期还有冲高的风险,但负债端稳定的账户在目前点位可以逐步增加仓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推荐阅读:

每经调查揭茂化实华“卖子”疑云 深交所向公司发函:是否涉嫌利益输送?

突破1100亿港元 港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民航这十年:旅客、航线、机队数量翻倍 绿色与智慧引领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