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普遍下滑 融资变局中探寻新出路

小微 2024月04月02日 阅读数 65638

  2023年股权融资节奏生变,券商投行业绩普遍“歉收”。截至3月31日,已有22家上市券商披露年报(剔除3家控股券商公司,下同),超九成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平均下滑幅度近25%。

收入普遍下滑 融资变局中探寻新出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股权融资市场的低迷也深刻影响投行业务布局,部分投行通过“股转债”的方式优化人员结构,更多的投行加强并购重组等业务布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投行收入普遍下滑

  2023年,股权融资市场收紧明显。A股IPO共完成314单,融资规模为3589.71亿元,同比下降31.3%;A股再融资共完成293单,融资规模为4027.08亿元,同比下降39.8%。

  在此背景下,券商投行2023年收入普遍下滑。截至3月31日,以“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口径来统计,已经披露年报的22家券商中,共有20家券商的投行出现收入减少,占比91%。

  数据显示,22家券商的投行收入平均下滑约25%。其中,国元证券“滑坡”幅度最大,达到73.53%,投行手续费净收入从2022年的7.77亿元下滑至2.06亿元;中原证券、方正证券的下滑幅度均超60%。

  大型券商中,中金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大幅减少,跌至37.02亿元,同比下滑47.16%。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的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均下滑逾20%。

  在市场清淡的背景下,头部效应依然显著,“三中”稳居第一梯队。中信证券以62.93亿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以47.96亿元居第二,中金公司排名第三。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居于其后,投行收入均超30亿元。

  优化结构酝酿“去产能”

  此轮股权融资节奏变化始于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作出部分条件限制。在此背景下,部分投行通过优化结构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

  从2023年全年IPO数量就能明显感受到行业“松紧”切换。2023年全年,沪深两市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其中,2023年1至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9至12月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

  而投行保代人数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扩容后已达8700人,庞大的保代队伍正在遭遇“项目荒”。据统计,仍在交易所或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核IPO项目的保代约1100人,仅占全行业保代人数的13%。

  “券业龙头”中信证券的投行部门近期进行了人员调整,百余人从IPO股权岗转至债权融资、并购重组、投资等业务条线。

  中信建投证券在业绩说明会被问及,“作为头部券商,IPO逆周期调节背景下如何应对一级市场业务的变化”,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邹迎光表示,一方面,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沿着国家战略方向覆盖和服务优质客户,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品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公司也会在坚持全面均衡发展的同时,强化在某些业务领域的布局,以及加大在并购重组业务领域的布局,深化投行业务的境内外一体化,并在公募REITs等领域积极发力等。

  抓住建设一流投行新机遇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后,“打造一流投行”的愿景频频出现在券商年报或高管演讲中。

  中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佑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信证券将全面对标建设一流投资银行要求,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华泰证券首席财务官焦晓宁表示,华泰证券将构建完善分类分层、全业务链联动的客户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综合实力继续进阶,致力打造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为客户创造财富服务新价值;二是强化全业务联动协同,拓展机构综合服务新空间;三是深化金融科技赋能,释放“业务+科技”融合共创的新动能;四是守住合规风控底线,打造纵横管控全覆盖的新体系。

(责任编辑:谭梦桐)

推荐阅读:

数次延期后*ST左江终回复三季报问询函 业绩下滑退市风险叠加

纳思达股价“腰斩”再抛回购计划:前三季度净利下滑超80% 打印机芯片竞争加大

深圳最严野生动物禁食令划出“黑白名单” 专家:对违规行为可罚得再狠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